利玛窦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重视,但重视的方向与他希望的不一样。
焦竑、徐光启……他熟悉的人都到了北京。
最近,利玛窦去孔庙和百家苑一带很多。
孔庙他当然是进不去的,但他知道现在设于孔庙的太常寺里,据说汇聚着大明学问最精深的学者们。
但他进得去百家苑,而且都是受皇帝所召,在辟庸殿里参与学问交流。
皇帝偏心,太学里都知道了。
百家苑那边,皇帝每个月都会去一次。
现在,皇帝还是举行经筵,但一次是在宫里,一次是在孔庙的太常寺。
而太常寺里的那次太常学士们为皇帝进讲学问大道的经筵之后,他则会到隔壁的百家苑。
太常寺里,张鉴和陈继儒以及另外一些奉召而来的太常学士都到了。
转眼已到泰昌三年的盛夏,中午的赐宴之后,他们目送皇帝去了隔壁的百家苑。
李贽如今精神头反倒很好了,他虽然还是不合群,但大家都是有城府和修养的人,倒也不排挤他。
太常寺在大成殿西南侧的前院西厢房,其实平日里跟一排书房或者说茶楼没什么区别。
东厢房那边则放置各种儒学经典。
砚水湖畔的碑亭是夏日午后极好的休憩、闲谈所在,皇帝走了之后,大伙又聚到了碑亭里。
太常寺里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太常学士们的日常辩经。
但今天大家没有辩。
“如今进讲,越发精深了。”吕坤开口说道,“不知陛下能不能领悟。”
“叔简今日进讲的气理,达卿今日进讲的心体至善。”焦竑总结道,“陛下着实是在思索学问大道。我以为,诸位还是放下成见,先把学问梳扫一番,尽快理出这诸多学科吧。学道者当扫尽古人刍狗,从自己胸中辟出一片天地。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