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27章、鸠占鹊巢

第227章、鸠占鹊巢(6 / 7)

说到,楚藩现在本支旁支已有近万人。若是楚王一贯处事不公允,楚藩之内可谓群情鼎沸。让他知道了王位有忧,一怒之下大查宗人,只怕手段不止于责问。”

朱国祚微微尴尬,毕竟是他考虑不周。

这可不是告寻常状,这是要直接把他从楚王的位置上赶下去,还少不了要大查楚藩当年事。如果事情是真的,得问罪多少人?

消息一让楚王和利益相关的人知道,怎么可能只是责问?

如今既然已经把状告到皇帝面前了,就说明楚藩内的矛盾已经到了顶点。楚王稍有激烈手段,后果如何难以想象。

他看了看田乐,怪不得皇帝要喊枢密使来。

朱国祚还是升得太快了,所幸很聪明,立刻想通了关键。

申时行又担心地说道:“坏就坏在,宪宗年间有过一例。其时韩王府汉阴王薨逝前也是用外姓子诈称己出,事情最终败露,封国消除。楚藩……陛下,臣斗胆请问,若楚王果真是外姓子,陛下意欲如何处置楚藩?消除与否?”

田乐也凝视着皇帝。

进来之后,他还没说过话。

但申时行想问的,也是他想问的。

先不考虑细节,只看方向。

楚藩旁支族人是不可能不考虑风险的,这种事有例在先,如果皇帝一怒之下干脆除了楚藩,他们是一损俱损。

因此拼着这种风险也要劾奏楚王,确有其事的可能性很大。

而站在地方官府的立场,也有借此事推动除国的动力——毕竟地方上从此就少了巨大的楚藩负担。

对皇帝而言,则是在一念之间了:考虑其他宗藩的反应,想不想借题发挥、降低整个朝廷的宗藩负担、进一步改善财计。

“陛下。”田乐开了口,“楚藩尚有郡王八人。除国,则如今尚存之太祖旁支人人自危。不除国,八位郡王中按礼该是楚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