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62章、举大事

第262章、举大事(1 / 5)

吏部尚书定下了让陈荐来做,诏令去云南、陈荐再抵京,期间足足要有数月了。

已经辞位的,还能视事的继续发光发热一阵,确实精力不济的,或由佐官暂署,或指代了人兼理。

这其中,朱赓的身体最不好。

虽然答应了再坚持坚持,但见到沈鲤被成功挽留而且焕发出一种新气度、吏部事改由吏部左侍郎暂署之后,他拜请先回乡。

这回皇帝也直接允了。

总领中书大臣几年间无功无过,唯一建树只怕是《学用》朝报的稳定刊行,但那也谈不上是他的直接功劳。

这书相由谁暂署?

答案是:李廷机。

左都御史暂署总领中书大臣,云南巡抚升任吏部尚书。鉴察院虽然被剥夺了十三道监察御史们参与二品以上大员廷推的权力,但几乎已经是定下来了的两个人都出身鉴察院,朝堂变动耐人寻味。

但陈荐还没来,朝堂上要暂时安静下来了。

叶向高提心吊胆。

不能再暂领吏部事,那么他就仍然只是在专管衙门呈上来的题本上票拟意见,而不能直接安排工作。

这当然是皇帝对他的警告。

他其实是有“案底”的人。皇帝一清二楚,泰昌元年劫毁漕粮一事,他也有参与。

虽然那个时候只是表了表态,但他那时对皇权和国家财计的轻忽是存在的。后来率先跳反提供了线索,如今皇帝更让他来做这太常宰,当真是给他机会了。

反正有案底,他又上了个奏本请罪。

批复回来了,只有三行字:谈不上有罪。太常宰想做什么?该做什么?

第一句话安了他的心,后面两句话让他开始思考。

细思极恐,但既然无罪,就不能说皇帝在猜忌他想培植党羽做权臣。

于是叶向高很苦恼:进贤院这人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