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81章、为什么不能都要

第281章、为什么不能都要(1 / 5)

望远镜刚刚有,是试制样品,并且效果还不太好。

但伽利略看过之后确定了,这是真正可用的望远镜。虽然尺寸好大,但对焦是准确的。

他就是有点疑惑:“伟大的皇帝陛下,根据您统治下的学者们计算出来的结果,只有这种材质的透镜才能打磨得恰好对准焦点吗?”

通译有点为难,毕竟涉及到一些专用名词。

好在朱常洛不赖,旁边更有徐光启这样一个对自然科学也有相当了解的官员。

朱常洛听完有些无奈:“你说的是为什么不用玻璃吗?”

伽利略点了点头。

玻璃这个称呼,大明也已经有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同名。

利玛窦到大明来,也带了一些玻璃制品,在他之前就有人带了玻璃三棱镜过来,通过折射阳光搞什么彩虹。

华夏自然很早就有玻璃了,但一方面是崇尚玉文化,另一方面陶瓷的工艺水平很高、很够用,因此集中点的科技树是彩色琉璃。透明的琉璃当然也有,朱常洛还记得那总被戏称穿越品的战国水晶杯。

但要作为望远镜的透镜使用,当然还是透光性更好、更纯的玻璃最合适。

其实这个样品用的就是大明自己烧的透明玻璃。

目前,大明的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就是大明工艺最先进的透明玻璃制造中心。

但应该说那里是一个大明知名的琉璃烧制中心,红、黄、蓝、绿、白、黑、茶晶、乳白……他们都烧制。

虽然朱常洛有明确要求,如今集中了一批匠人专到北京的琉璃厂来改进工艺,但也许是因为材料和工艺制法的原因,始终还做不好。

朱常洛看着巨大的望远镜,心想恐怕是因为透明程度的原因,这玩意显然是用到更多镜片以聚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