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开始算,毕竟本就有先秦的说法;第三,当然就是从大明开国、太祖登基称帝那一年开始算。
最后一种则更简单,就从如今皇帝登基那一年开始算。
朱常洛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犹豫,看着殷切的申时行说道:“就以始皇帝登基称帝那一年为始吧。今时今日,依旧是始皇帝定下的根基。”
申时行殷切,是因为这件事必定名留青史。
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或者数个年号,但此后再追述历史,都将有一个连续的年份。
这不是为哪一朝哪一代哪个皇帝修史,这是为整个华夏修史!
确定这种纪年方法,难道确定就完了?后续必定会有一样像永乐大典一般的大工程,至少要把整个华夏的历史都修个脉络出来,以这种纪年方法为体例!
要不然,让后来者如何对应?
朱常洛沉吟了一番之后说道:“既定那一年为元年,那么今年就该是一八三一年了。”
申时行不禁愕然。
此前他参与讨论,自然已经知道不同计算方法到今时今日该是多少年。
但此时只是他凭借身份单独跑来跟皇帝口述他的意见,说了现在有这三种方案。
申时行希望是从十年前开始算,毕竟这份荣耀就会倾注于他和皇帝:对大家都好嘛!
但现在皇帝居然直接就算了出来,如果从始皇帝登基开始,到今年应该是第多少年。
“……陛下天人之资,心算亦是远胜常人。”
朱常洛只笑了笑,随后说道:“定好之后,该以这华夏纪元为脉,再理一理历史了。这项大工程,要申资政来主持。此华夏史坛大事,申资政当广召大家、有志之士,朕必一以贯之,不断拿出银钱来保障这件事。”
一举多得,这一次大变革,必定会有不少人从此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