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377章、天子双足

第377章、天子双足(1 / 9)

当初想离开曲阜长居京城,如今看来当然是十分错误的决定。

长久以来,孔氏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朝有强臣,天子势弱,孔氏代表的就是源源不断的儒门新生力量,可助天子掌稳大权。

天子强势,要大刀阔斧变法富国,孔氏又能倚重朝野官绅所代表的儒门利益,总有直臣能言敢谏。

凭的自然就是儒学的官学地位,大明由士大夫具体治理的事实。

如今这个局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裂痕,因为天子实在太过强势。

军事上有让人瞠目结舌的成就,权术上让朝堂从原先的内阁六部变成未来的一房七院。

宦官并未弄权,锦衣卫并不跋扈,而朝野恭敬。

这些都还好,最让很多人对未来感到无所适从的,是皇帝在学问上的成就,是儒学的变化。

这块士大夫们的自留地,如今被皇帝横插一柱,正日益变成他的模样。

“此衍圣公这数年精研格物致知论之心得。”

太常寺里,李廷机在太常学士面前拿出了薄薄三册。

太常学士里有董其昌,有陈继儒,有张鉴,有焦竑,有吕坤,也有徐光启。

李贽已逝,太常寺当中已经没有了最大的“异端”,但如今“异端”越来越多。

或者说,仍旧不愿承认“先贤不必为至圣、经典不必为至理”的人才是异端。

现在夫子后人也拿出了他对格物致知论的研习成果。

“衍圣公一生专研明明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李廷机环顾众人,“明,照也,照临四方曰明。明德煌然,如日月当空。衍圣公一生所惑,如何明明德,以致无私无欲。”

“先有陛下振聋发聩,格物致知论穷尽变化之道,悟透阴阳矛盾转化之机。北疆一战,若说大明启战端为霸道,则通辽会盟尽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