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383章、命运偏转

第383章、命运偏转(1 / 7)

泰昌九年,天子北狩,于通辽会盟北疆诸族。

泰昌十年,天子南巡,再于广州受南洋各邦朝觐。

但懂的都懂,天子除了理藩院的方从哲,还带了官产院的贺盛瑞、文教部的徐光启和博研院的许多供奉,目的就不那么简单。

这一次,太子没有随行。

京城里还有六相,太子还年轻,监国自是不能,但田乐、定国公、英国公都在京城。

他们与叶向高及其余四相共同组成天子南巡时的中枢班底。

咨政学士们也在。

这当然算一次考验:在天子郑重拜相之后的第一年,他们能不能在天子南巡时继续稳步推进此前就定下的改革?

四月二十,百官送至京城外。

通往通州的运河上,这次是真正的“龙舟”。

御极之初,王德完等人奏请停龙舟之役。那个时候,工程制度完全不同,纯粹是要派出岁办杂办、征伐徭役来完成。而有了昌明号、遮洋行之后,造船业本就是皇帝关注的一个重心。

秉承实用主义的指导,原先只放置于西苑湖泊之内的旧“龙舟”都被拆除,可用的木料成为了奉天皇极殿的一部分。

如今这仍然以舒适为核心的龙舟,是南京那边的船厂新造的。

皇帝有心巡视他的国度,这件事从来不是秘密。

现在新政之风烈而急,变法的实质深度不知比泰昌元年深多少,天子终于要亲临江南了。

说是龙舟,但也不算阔气。它的大小,比最大的漕船也只略大一些——毕竟沿途还有许多闸口。

不同的只是装饰,是船上的结构。

当然了,一艘这样的龙舟上,只有天子和丽妃母子、荣妃母子,另外则是内臣、宫女,这自然不算拥挤。

整个船队则有大小船只近四十。

“京城就交给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