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这话就不必跟李贵妃说了。
朱翊钧见李贵妃不搭话,继续说道:“这样一来,既是咱们的名声,又能让娘亲在高拱那里扳回一城。”
“反正若是考成法不好使,咱们来年不出了就是,若是好使,这内库一年省下来的,都不止十万两。”
“待到考成法行之有效地铺开之后,且不说节流省下来的银钱,往后必然也不会少了开源的手段,届时再与户部商议如何支出便是。”
“咱们总归是不会亏的。”
一个贡茶,就有三万多两的猫腻,考成法哪怕只有三成功效,省个一万两,那其余金花、粟、帛、茶、蜡、颜料各种名目,各自节流一些,怎么都不止十万两了。
你说连三成治腐的功效都没有怎么办?这么不给面子,不杀人还留着干什么?
没必要跟深宫妇人算政治账,模棱两可地算算经济账才是对症下药,考成法推下去,对各方都好。
他再度抬头看了一眼李贵妃,却仍然见其没有反应。
朱翊钧实不知,这下李贵妃是真的失语了。
她不是没听懂,更不是不同意,她只是惊讶。
自家这儿子……简直是天生的帝种!
胸有韬略,多谋善断!这是她脑海中萦绕不去的词语。
她一个平民出身的妇道人家,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却也见识过先帝处理政事。
哪次不是愁肠百结,唉声叹气。
从未见过这等羚羊挂角的手腕,简直令她惊叹。
这感觉,她只在那些阁臣身上见过,一如当年的严嵩,之后的徐阶。
其余什么李春芳,高拱统统都排不上号!
这份天资权谋,恍惚间,有世宗的风采,这就是隔代亲?
不同的只是,世宗是把权谋用在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