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万历明君 > 第234章 荒洲古溆,断梗疏萍

第234章 荒洲古溆,断梗疏萍(7 / 11)

无丁,则赋役之事委于田,而民遂视其田如荼毒,去之唯恐不速。

田一去,则脱然为世外之游民,而天子不能使,邑宰不能令,是隋利而勤……”

王国光看罢,不由摇了摇头。

这个洪懋德,全篇都是从驭民的角度剖析利弊,认为丁税入田,会造成丁田彻底脱钩——若是只缴纳田税,不收人头税的话,弃田躺平的百姓就多了。

“无粮之丁”成为“无籍之民”,朝廷对这些人无法控制,造成“有大明之土,无大明之民”。

这说法在王国光看来,立场大于分析,并无太多说服力。

人又不是野兽,总要在市井坊间讨生活,弃了田,照样得以别的方式谋生,走镖贸易也好,进工坊做工也罢,都是烂在锅里的大明之民。

王国光自顾自翻开下一道奏疏《论鱼鳞图册疏》,落款是潜江知县徐希明。

乍一上手,王国光只觉触感有异。

翻开后才发现,第一页是两张用米浆粘上去的贴图。

一者是鱼鳞图册的款式。

一者是黄册的款式。

紧随其后才是论述:

“黄册以人户为母,以田为子;鱼鳞图册以田为母,以人户为子。

法久生弊,若欲厘整,法宜从简。

莫若废黄册,专用鱼鳞图册,凡赋税徭役,一以鱼鳞图册为主,即所谓坐图还粮也……”

这位潜江知县徐希明只是监生出身,难得言之有物。

徐希明的意思是,黄册虽然编撰容易,但核对艰难。

譬如阳新县龙港镇刘氏,洪武年间只一户人,到嘉靖年间分化为三户,至今已有十三户,人口六千余人。

二百年以来,每逢黄册更造之时,刘氏族人便四散分布,躲避记录,此次清户之前,黄册上竟只二百人!

与之相对的,鱼鳞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