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被传输过来的就是北川秀最担心,也是最不敢肯定的泰国地区的《北川》销量报表。
《北川》泰国分部还是去年年底刚在曼谷开设,第一批派遣去开荒的员工和执意要去山梨县的石田泰淳一样,都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有志热血青年。
奈何泰国人不仅信佛,还真的过得很佛系,对文学类的东西并不感冒。
提起这个国家,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个元素必然是“人妖”,其次就是泰拳,再往后便是各类民俗和恐怖元素。
文学被挤在哪个角落旮旯都不知道。
这点从泰国文学在世界文坛基本毫无地位上也能看出来。
但此刻,那张字体鲜红的报表,呈现在北川秀眼前的数据,让他的固有观念彻底崩塌了。
1999年1月号《北川》在泰国各地区不实行分级售卖制度,因此所有泰国民众都能在书店、书报亭里买到它。
《北川》曼谷分部的数据统计部员工发来的这张销售报表白纸红字,醒目地显示着,这一期《北川》仅在泰国首都曼谷便卖出了近35万册!
这还只是首刷日的数据!
随着时间推移,数据部员工估计这一期《北川》的总月销量突破70万册没有任何问题!
70万册总月销量,在日本国现在的文学市场,已经只能排在弟中弟的位置上。
但1999年,泰国的总人口不过6230万,连日本国的一半都不到。
传输来的报表特意指出,据1998年泰国官方统计部门统计得出,泰国的纯文学市场体量约50万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不到。
这50万人的体量,还是按照每年纯文学和杂志的售卖情况核算得出的。
因为在高知人群中存在一人多次购买文学作品的情况,所以实际上的纯文学固定受众可能还不到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