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社会现状。
日本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极快,以前一件事要从东京传到四国岛,起码得大半个月时间。
有了电话、电视后,消息传播速度快了些,但也局限于能拥有这些科技产品的富裕家庭。
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电视完全普及,报刊杂志也来到了订阅巅峰期,但这些传统媒介的控制权依旧在财团和政府手中。
他们不想让民众听到的消息,民众一辈子也听不到。
可如今。
互联网高速发展,私人电脑也在日本国快速普及了起来。
任何消息,只要一秒钟,就能传遍整个国家,而且还封锁不住!
日本国对诺奖的态度,又能折射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诺奖的态度——
你之前这么黑他们国家的文坛第一,如果不妥善处理他们的不满情绪,鬼知道以后会不会又换成其他国家的文坛第一。
公信力一旦崩塌,再想挽回可就难了。
克努特听罢,也跟着马悦然深深叹了口气。
诺贝尔文学奖现在的困境众所周知。
但正如马悦然所言,不管诺奖官方和瑞典文学院怎么应对,都没法在舆论危机下妥善解决掉这个问题。
要不然怎么说公信力是一个品牌最重要的东西呢。
“不过我们也不必那么悲观。”马悦然重新扬起手里的那本《文艺》。
封面处,一名七八岁的沙俄男孩正瞪大眼睛看向他们。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和很多年前同样是这个年纪的他们一模一样。
北川秀写的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一经发售,就在沙俄和日本国同时火爆。
消息飘洋过海,等到瑞典这边时,几乎全世界的文学界都知道了这件事。
身为北川秀在瑞典文学院的头号粉丝,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