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诃罗听到谢娘子的话,不禁一怔,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谢娘子。
谢玉琰道:“他们二人不留在大梁,蒲使臣如何能掌控航道?”
一下子被戳中心思,蒲诃罗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要说他之前还有些摇摆,见到谏义里的商贾之后,他忽然拿定了主意。
如果不趁着李波底被抓的时候掌控航道,可能日后就没有了机会。李波底回到三佛齐一定会与谢娘子争斗。大梁的商船在三佛齐受阻,大梁大不了不走这条航道,转向谏义里、占城、渤尼购入香料,再将瓷器、丝绸和茶叶也卖给这些国家。
那么受损失的就是三佛齐了。
碗都砸了,他要如何吃饭?
他被李波底那蠢蛋,欺压了多年,李家又早就有达图做靠山,除非想要一直这样下去,否则只能借力将李波底除掉。
谢玉琰道:“海上不太平,大梁商贾聚在一起,已经商议好,会练出一支护卫船队,合力维护这条商路。”
蒲诃罗眼皮又是一跳。
谢玉琰道:“大梁与三佛齐不一样,并非只依赖海上商贸,将来航路出了差错,三佛齐损失只会比大梁更大,不知道到时候三佛齐的达图能不能承受这样的结果?”
达图承受不住,只会怪罪下面人办事不利,蒲诃罗一样要获罪,相反的,少了一个李波底,但保住了两国贸易往来,为三佛齐赚到更多银钱,反而有功无过。
这笔账只要算明白,蒲诃罗就知道要怎么做。
谢玉琰看向蒲诃罗:“大梁惩治与罪官勾结的三佛齐使者,对两国来说都是一桩好事,若是齐心协力肃清海上流毒,我相信很快我们就能成为牢不可破的同盟,蒲使臣觉得是也不是?”
蒲诃罗立即明白了谢娘子的意思,没有付出,哪里能得到回报?一起征战过的人,关系自然也就会不一样,大梁海上权柄更替,投奔一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