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被视为朋党,重则被牵连谋逆。
以他的政治智慧,必然会在第一时间与晋王切割,甚至主动请罪以表忠心。
李勣若失望,意味着晋王失去了军方最关键的支撑。
大唐府兵制下,地方军镇将领多出自李勣门下。
一旦李勣态度动摇,晋王在军事上的话语权将荡然无存。
更严重的是,李勣若在朝堂上公开质疑晋王德行,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同安大长公主作为李渊亲妹、李世民姑母,其身份特殊之处在于,她不仅是皇室辈分最高的女性,更是李氏宗法的活体象征。
她对李治的支持,更多缘由是看不过魏王,太子也谋逆。
再就是丈夫王裕侄孙女,如今晋王妃的亲密关系。
但这种支持有两个不可逾越的前提。
同安大长公主一生经历隋末战乱、家族崛起,亲眼见证李氏从北周望族到天下共主的历程。在她眼中,勾结外族是对李氏血脉的背叛。
当年窦建德俘虏她时,她宁死不愿为窦氏联姻,正是出于这种华夷之辨的执念。若李治与突厥勾结,在她看来等同于认贼作父,必然触发其最强烈的宗法谴责。
同安大长公主年逾八旬仍受礼遇,靠的不是权力而是德行标杆。
若支持的晋王身败名裂,她的识人之名将彻底崩塌,甚至被后世史书评价为误国老妇。为了死后能在宗庙留名,她必然会在丑闻坐实前与李治切割,甚至亲自出面弹劾以彰显大义灭亲。
同安大长公主的失望,意味着晋王失去了宗室支持。
宗室对储君人选的态度虽不直接决定皇位归属,却能影响士族人心向背。
若同安大长公主公开指责李治有辱李氏门风。
李渊旧部遗老们也会对晋王嗤之以鼻,从而李治再无翻盘余地。
不得不说,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