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事而为之。’
这种不避锋芒的谏言风格,非但未触怒李世民,反而让李世民发出褚遂良鲠直,有大臣之风的赞叹。
君臣之间的默契,至此已超越了简单的雇佣关系,升华为对治国理念的共识。
除了政治上的合作,李世民与褚遂良在艺术领域的共鸣,进一步拉近了两人的情感距离。
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的痴迷众所周知,而褚遂良作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其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楷书风格恰与李世民的审美取向不谋而合。
贞观年间,褚遂良奉命鉴定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真伪,备论所出,一无舛误,令李世民赞叹不已。
君臣二人常于政务之余探讨笔法,甚至出现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褚遂良备论真伪的佳话。
历史上,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临终前将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召至病床前,留下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的遗命。
能被李世民临终托孤,足以看出褚遂良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之所以没有房玄龄跟魏征,是因为两人比李世民更早去世了。
有道是人无完人,褚遂良强买粟特商人的豪宅,从某些角度去看,也就是权力一次小小的任性。
这样的事情,放在王朝时代,其实也不算多大。
这个时代,可还有刑不上士大夫的讲究。
如果不是苏亶出面弹劾,那粟特商人的事情,怎么值得放到朝会上来说。
而苏亶背后代表的,是太子,这个中意义又有不同。
褚遂良这件事,就成为了太子跟魏王之间的一次政治博弈。
往深了说,可以牵扯到太子跟陛下之间的争斗。
褚遂良下去了,意味着李世民这边,也少了个大臣。
官署内。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三人正在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