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近房遗爱不怎么来王府了。
柴令武略微沉默。
他很想告诉魏王,房玄龄那边不要指望了,虽说勾结突厥的事情,陛下没有怪罪深究,可心里自然清楚。
房玄龄怎么可能会支持一个勾结外邦的皇子。
不过这些话,柴令武说不出口。
毕竟是他给房遗爱传递消息。
思索一番后,柴令武说道:“房公向来明哲保身,此次科举改制,他虽未公然支持太子,却也未曾附和世家弹劾。”
李泰很是不爽:“房玄龄这老狐狸,把宝押在了两边。”
顿了顿,继续道:“此番科举后,可暗中联络那些因科举改制失意的世家子弟。告诉他们,本王求贤若渴。”
李泰也不是傻子,五姓七望那边对他支持,已经在日益下降了。
尤其是这次崔文心的事情后。
先前崔文圣,现在崔文心。
清河崔氏内部许多族人,对魏王已经有了很大的成见。
且魏王跟太子的斗争,一直都是处于下风,就没有占据上风的时候。
一点希望看不到,谁还愿意继续支持呢。
也就是现在没有选择,加上沉没成本,暂且还是支持着。
李泰都听到了一些风声,说是五姓七望内部,有人提议去支持晋王。
李泰自然不能坐以待毙,这次科举就是机会。
投行卷的影响,是天下世家,可不只是五姓七望。
曾经大多数世家子,只需要名声足够,哪怕文章差一些,依靠家族门荫,也能入仕为官。
现在废除投行卷,糊名看文章,这里头的悬殊,可就大了去了。
尤其是竹纸大大压低了纸价,各类典籍被大量拓印,价格一降再降,这让能够读书的寒门学子多了起来。
太子的想法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