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 第133章 熟悉的节奏,熟悉的味道,楚世昭从来不打顺风局!

第133章 熟悉的节奏,熟悉的味道,楚世昭从来不打顺风局!(2 / 8)

了战略上的大失败,间接诱发了桓节入京的政治事件,导致权力逐渐为军阀所控。

这里是有变数的。

要是桓节和李瑾的兵马,在匈奴人围攻长安的情况下,武振杀出去,恰好等到了两路的援军,那就是能构成应州大捷的格局。

无论怎么说,现在作战的地方,都是大周王朝的主场。

一直以来,孱弱的都是大周王朝的官军,而非边军,桓节和李瑾在模拟推演里,都是有过割据一方,甚至一统北方的格局,这一点足以证明两人的军事力量是能硬抗住的。

那么算上自己。

这场战役的变数,是又多了一种可能性。

前几次模拟推演里,楚世昭守卫长安是碰不着兵权的,一直到长安的大族还有皇室全部跑了,楚世昭才从长安的百姓之中选出了一些青壮,分配了武器,硬是靠地势抗住了十几天的进攻。

现在楚世昭有了至少一万的人马,还是那种有经验的将士,这就是无形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这一场战事,反而给了楚世昭机会。

要是匈奴人打不过来,楚世昭能不能握有这样的兵权,都是极不好说的。

楚世昭这边接到了前线的消息,大周王朝的其他将领同样也是知晓了大致的情况。

武振立刻是在整个长安调度全部可以用的兵员,他决定在匈奴人扎营休整的第一夜,就要发动攻势。

在他想来,之前大周王朝的防线一溃千里,正是匈奴人自满之际,届时,拿出大周王朝最强的军队,打一场突然袭击,胜算极高。

这便是骄兵必败的道理。

为了确保晚上的行军能够成功,武振提前就开始调度了各部的兵马该如何行军。

楚世昭的这一支三府军,排在最末,也是最边缘的一路。

武振在朝中,既不属于王氏派系,也和楚世昭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