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托尼·克罗斯!”
海因克斯和彼得·赫曼两队隔着一张办公桌站着,而中间办公桌上则是摆着一张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战术站位图。
拜仁主教练伸手指着托尼·克罗斯的位置。
彼得·赫曼是海因克斯多年的老搭档,追随他执教了不少球队,包括勒沃库森。
所以,他对托尼·克罗斯也十分熟悉。
当年海因克斯执教勒沃库森时,托尼·克罗斯才初出茅庐,但争议也很大。
怎么说呢?
在当时所有人的眼里,托尼·克罗斯其实是一个很矛盾的球员。
或者说,他也并不像德国中场球员。
既不是马特乌斯、巴拉克、埃芬博格这种攻守兼备的全能硬汉,也不是代斯勒、死鱼眼梅苏特这种充满创造力和最后一传的球员。
他有着非常细腻的脚下技术,但他的节奏偏慢。
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勒夫就不止一次提到过,托尼·克罗斯会拖慢德国国家队的反击速度。
更重要的是,他在防守当中缺乏力量对抗,速度也不快,导致他在中场不管是进攻、组织还是防守,看起来都很平庸。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成功率高得吓人的传球。
但问题在于,他的传球很多都是很普通,很少令人眼前一亮的那种四平八稳的传球。
这样的一名球员在德国国内,自然也是饱受争议。
有人说他是一个天才,但也有人觉得,他被高估了。
海因克斯执教勒沃库森后,则是另辟蹊径,把他从传统10号位放到了左边前卫的位置,发挥出他右脚传中球的优势。
托尼·克罗斯也因为这一调整,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场蜕变。
但在南非世界杯上,他依旧表现一般,风头更是彻底被托马斯·穆勒给盖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