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三百四十九章:沐猴而冠

第三百四十九章:沐猴而冠(1 / 4)

汉兴二年,八月十三日,陈国国都。

“宛丘”,以浓重的金粉勾勒出的两个字,正落于城头那块崭新得近乎刺眼的牌匾上,熠熠生辉,却透着一股生硬的突兀。。

这个名字对于当地的百姓有些陌生,他们世代生于斯,长于斯,向外乡人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时,会自豪地告诉他们,这里唤作“陈”!

三千年前,炎帝神农氏定都于此,易名为“陈”。

夏,属豫州之域。

西周初,封陈国,辖13邑。春秋末(前479年),楚灭陈,夷为县,始称县名。

秦,置陈县,始有县域之基本,初属颍川郡,后属陈郡。

二世元年(前209年),陈涉揭竿而起,定都于陈,号“张楚”。

太祖高皇帝七年(前200年),置淮阳郡。

太祖高皇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陈县属之,隶兖州。

新莽时,改淮阳国为新平,改陈县为辰陵,属兖州。

后汉时,孝明皇帝改新平为陈国,陈县属之,隶豫州刺史。

这座城,几乎世世代代都叫作“陈”。

素来贤明的陈王在悍然举起了反旗后,张贴告示,将这三千年的“陈”之名废弃,并搬出了上古圣王的名号,在城头告知百姓,“宛丘”才是这里最初的名字。

六千年前,比炎帝神农氏还早三千年,太昊伏羲氏建都于此,名唤“宛丘”,并长眠于宛丘。(注1)

百姓们无法理解,为何贤明的陈王起兵后,竟要废弃这名号,搬出更为久远却陌生的“宛丘”之名。

但在刘宠看来,他只是想效仿太昊,承继圣德,立志以太昊这般泽被苍生的圣君为楷模,让天下大治,让百姓不再为无道昏君所蹂躏!

有识之士都瞧得出这位陈王是想闹哪样,刘宠此举,无非是想为自己这大逆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