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底,看我们是不是要搞‘大事’!”
“哈哈哈!”
办公室里爆发出压抑许久的笑和欢呼。紧张感一下子被更大的兴奋冲散——港督府过问,比汇丰的抗议更能说明报道的分量。
他们戳中了最敏感的地方!
“就是要让他们坐不住!”
梁威霖用力一挥胳膊,声音洪亮,“什么是大事?为劳工说话,揭社会阴暗面,戳穿资本的把戏,这就是我们左派报纸该干的大事!是‘国之大者’在港岛的样子!”
他顿了顿,语气更坚定,“告诉大家,这才刚开始!《大公报》《文汇报》《港岛商报》,都要沿着这个方向挖下去!
贴近民生,敢说真话!港岛再也不是几个大财团、几份右派报纸能一手遮天的地方了!我们就是要让所有人看到真相,听到民众的声音!”
这番话像烈火浇在滚油上,办公室的气氛一下子冲到了顶点。编辑记者们脸上都泛着激动和自豪的红,连日的累像被扫光了。
这时郭琳娴抓住空隙上前,脸上带着得体的笑,清亮地汇报:
“梁社长,有个好消息!上午开始,路透社、美联社这些英文通讯社,都来请求转发我们今早《大公报》《文汇报》的重点报道,他们很关注这次系列报道的社会反响。
另外,工会联合总会的联络人也打了电话感谢,说我们关于工厂的报道特别鼓舞工人,好几个行业工会想跟我们建立更紧密的沟通渠道,及时反映劳工诉求。”
她语调清楚,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这说明我们的报道不光在本地轰动,在国际舆论场也立住了敢说话、为民发声的形象!”
“好!琳娴同志,你们翻译科、外联这块做得很及时!”
梁威霖赞许地看着她——这位新调任的女处长虽刚来不久,但沉稳干练,“信息传播得内外联动。把国际媒体和工会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