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着,他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辩论的,也就还是没有把这话说出口。
朱轼道:“崇祯之过,不在于他刚愎多疑,在于他在护礼上失责,既为天下之君,当守天下之礼,统天下之礼,推天下之礼,而教化万民!不应放任天下官不像官,士人不像士人,百姓不像百姓,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道不道!”
弘历颇觉得新鲜。
他虽然对明史不是特别了解,但也知道,晚明的确很自由开放,不像明初那样压抑。
男扮女装,涂脂抹粉,名宦勋贵大张旗鼓娶名妓,士大夫结交内宦也不再以为耻。
所以,弘历决定认真听下去,听听这朱轼这个汉人士大夫到底对明朝灭亡有怎样的一段认识。
每一朝的统治阶层都希望对上一朝的灭亡教训进行总结。
朱轼等人也不例外。
所以,他也的确有很多话可以对弘历说。
而雍正也确实准予他对弘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轼也就继续对弘历阐述说:“崇祯皇帝,只沾沾自喜于操权制衡,而引以为傲,为政却一不整肃朝纲,对无礼无德、只一味盘剥百姓的权贵不肯抄家杀头,反而对守礼有德的忠良吹毛求疵,说杀就杀,说圈禁就圈禁。”
“即便宗室如唐王,也因一片赤诚之心欲勤王而被圈禁。”
“所以,礼日益崩,人日益坏,最终臣无臣道,民无民义。”
“你刚才说崇祯自缢后,其大臣少有为之哭者,还不是因为当时他所用之臣已皆无礼。”
弘历听朱轼这么说后,明白了他的意思,知道朱轼很重视对礼教秩序的维护与建设,也就主动问着朱轼:“以先生的意思,崇祯作为帝王,首要职责应该是维护礼道秩序?”
“正是!君王掌最高权柄,亦是圣人传人,是最应该维护礼法秩序的!”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