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天不上衙......”
于是钱千户很无语,也看不下去了,来到都察院门房,对白榆说:“你在街头发揭帖,也不会有用啊。”
白榆毫不在意的说:“本来也没指望有用。”
钱千户又道:“但是这也太明显了,稍微有查访,就能知道揭帖是你发的。
周总宪连续四十三天不上衙这种信息,只有你在较真,揭帖不是你发的又能是谁?”
白榆诧异的说:“我本来也没想隐瞒身份呢啊,你没看到帖子最后?上面有我的署名,我是实名发帖!”
钱千户:“......”
别人发贴都是匿名,唯恐让别人猜到是谁,只有你白榆竟然署名。
这是活了几十年,所见到的第一个实名发帖的人,果真是精神病人思路广。
缓过来后,钱千户又叹道:“你当真是鲁莽,竟敢公开批评总宪,只怕世人反过来要指摘你。
舆情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的,你不过就是一个厂卫总旗,竟然敢公开批评顶级文官,他们只会觉得你不配。”
白榆眨了眨眼,答道:“我是以宛平县县学生员这个身份发的贴,有什么问题?
我也是读书人啊,我大明讲究言路畅通,岂有不让读书人说话的道理?”
钱千户顿时被噎住,原来是你们读书人内讧啊,在下多事了,告辞!
打架时你说你是锦衣卫,骂人时你说你是读书人,不愧是你白榆啊,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流氓有文化”。
白榆在后面叫道:“钱长官!你今天多盯着一会儿,我要去县学听讲!”
比起天天上课的早年间,如今县学的活动已经缩减到了极致。
日常活动基本就两项,每个月月初会文一次,月中聚讲一次,以最后的遮羞布维持着县学的形式。
当然这种形式主义对于白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