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
老朱把手里的朱笔往御案上一拍,墨汁溅出几点,他瞪着眼前两个垂手侍立的孙子,满脸狐疑之色,眼角的皱纹都拧成了疙瘩。
“你又要去天津卫?兔崽子,上回辽东的事还没跟你算账,这才安分多久,皮又痒了是吧?”
说话间,老朱已经撸起了袖子,粗糙的手掌在半空里扬了扬,看那架势是真想给朱高炽来上一巴掌。
好在朱高炽反应快,身子一矮就从旁边溜了开去,一边躲一边嚷嚷:“哎哎……皇爷爷您消消气,这次真不是胡闹,是去办正事的!”
“您想啊,水师都督府这才刚立起来,章程还没理顺呢,东海那边的贸易也才刚搭起架子,关税怎么收、商船怎么调度、跟那些海商怎么打交道,这些都得盯着才能不出岔子?”
“我不亲自去天津卫盯着,难道指望那些老油条们自己捋顺了?真出了乱子,耽误了朝廷的进项,那损失可就大了!”
听到这话,老朱倒是缓缓收回了扬起的手,指尖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眉头却依旧没松开。
毕竟小胖墩说的也是事实。眼下北征筹备、打造水师、东海贸易三项国策同步推行,处处都要花钱,户部的钱粮早就捉襟见肘,几乎到了告急的地步,全指着东海贸易能尽快盘活,给国库回回血呢!
户部尚书徐铎这半个月里已经跑了好几趟御书房,每次来都苦着脸念叨,说太仓里的存银连下个月的军饷都快支应不上了,催着赶紧把贸易的税银收上来填补亏空。
如若不然,北伐粮草绝对会出问题。
到时候大军开拔在即,粮草却供不上,要么延误战机,让北元有了喘息之机;要么逼得前线将士忍饥挨饿,战力大损,稍有不慎便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那之前为北伐做的所有筹备都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不过老朱心里面却是充满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