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航运帝国的继承人,此时说道:“听说,他已经将那艘6000吨的卖给了陈顺通,用了半年不说,还赚了4万大洋。”
虞洽卿懊恼的说道:“这两条航线好啊,人家陈光良站在民族的角度去竞争,而且怕是也得到南鲸政府的支持。可惜我现在拿不出四艘船,不然也既然竞争了!”
随后又感慨的说道:“陈光良做生意,手笔大,主意多,以后航运又要增加一位大船东了!”
只是虞顺恩有不同的意见,说道:“航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摸清门道的,这两个航线由太古和怡和这样的巨头把持,华资竞争难!”
聊了一阵,父子两人也只是惊叹和不看好,倒没有说什么要打压之类的话。
毕竟现在陈光良是和洋人去竞争,华人要是敢使绊子,怕是千夫所指。
为了广泛动员更多力量进行救灾,南鲸政府于1931年8月14日在上海特设临时全权负责组织——救济水灾委员会,接管赈务会工作,具体实施水灾救济。
救灾会设常务委员会处理一切会务,救灾会下设调查组、财务组、会计稽核组、卫生防疫组、运输组、灾区工作组、联络组,每组由中外人士组成各专门委员会。
其中运输组的组长是虞洽卿,陈光良也被选到运输组的委员。
陈光良并不想为官,但这种职位却乐于担任,毕竟既是为了慈善,也是为了社会声望。
不过他不会出风头,听从安排即可。
历史上,这一轮赈灾,真正管用的国家层面大决策是:
一、向美国借45万吨面粉和小麦;
二、东北存量居多,可由民间自由运输,免去各种港口税,以及铁路优先从东北运粮;
三、发行债券8000万(一开始定为1000、3000万)。
但最后真正管用的,只有‘第一条’真正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