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半截断刀放进了刀鞘,至于耶律拨藏后来正式赠予他的那柄宝刀,这放在了马背后头,但仍旧没能掩盖住那满是宝石的璀璨刀柄和刀鞘。
苏牧亲自出了辕门,迎接韩世忠和辽国的使节。
靠近了他才看到,韩世忠的铠甲已经破裂,虽然缝缝补补,寒碜得很,但仍旧有着一股血战之后的惨烈气,让人看到这身铁甲,就不难想象他经历过些什么。
而从这身铁甲来看,众人也已经有些明白,苏牧为何一定坚持要韩世忠出使。
他们数着铁甲上的刀剑之痕,再看着韩世忠因为内里层层包裹了绷带而显得臃肿的身影,暗自在推想,若换了自己去,如今是否还能完整地回来。
耶律拨藏是个合格的使者,到了大焱这边的营区之后,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再没有暴发户那种附庸风雅的俗气,反而展现出不卑不亢的精气神,甚至还隐约带着辽国老贵族的那种骨子里的高傲。
他下了马之后,并没有开口,因为他代表着辽国皇帝陛下,苏牧只不过是军队的统帅,需要主动向使者行礼,这已经是大焱和辽国近百年来的惯例。
然而他却忘了,如今的辽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辽国,而是得益于苏牧拼死守卫上京,才得以苟延残喘的后辽。
他们的国主也不再是强国富民的英主,而是整日沉溺于享乐的耶律淳,他们的朝政乃至军国大事,都把持在萧德妃这样一个妇人的手里头,在苏牧和大焱的面前,他们已经失去了那份优越感。
耶律拨藏等不来苏牧的行礼,便皱着眉头,用纯正的契丹话道:“宣帅作为全军首领,岂不懂礼仪耶?”
苏牧是精通契丹话的,对两国互使的礼仪和流程也很清楚,但在这件事上,他必须占据主动,必须要强势,这是他的姿态,也是大焱的姿态,只有这样,才能让辽国人知道,他们借道的时候,如果想要抄大焱军队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