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北方某偏僻小镇,那里既不是他的家乡,也不是他的工作地,只是他刚满周岁的小孙子胡乱确定的一个地方。
据说,钱老这人颇为怪异,离休时面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不去,只要求组织上给他任意安排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生活。
不管哪里,只要陌生!这可把组织上难住了,因为中国这么大,他陌生的地方多着呢,怎么来确定呢?最后,还是他自己做主,让只有周岁的小孙子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随便丢了枚硬币,硬币停落之处,便为他归宿之地。
这有点宿命的意思。
就这样,这些年来,他犹如一只失散的鸟,过着几乎与701人隔绝的生活,时间长了,要找到他谈何容易。
后来当然找到了,但可以想见,要想请他开口决非易事。
无疑,当初他选择"失散"的目的本身大概就是为了免开尊口,所以我能理解。
但我不能接受。
最后,我以巨大的耐心和诚恳战胜了他的固执,不过不是全胜,只能算半胜。
他同意跟我讲关于黄依依的故事,但同时要求我,是签字画押地要求,在本书中不能写他的故事。
是有所指的故事。
那故事,我在701已经有所耳闻,我相信如果写出来,也许是本书中的最好看的故事。
现在,我跟他签字画押过,这故事成了我的禁忌,讳莫如深,在此不敢有半点涉及。
连暗示也不敢。
他还要求我,关于黄依依的故事,只能采用他的"说法",不能加进任何他人提供的说法,包括档案资料。
这也是签字画押过的。
所以,现在我只能以他的口吻讲述本故事。
不过,说真的,他的讲述远没有我的乡党讲得好,也许是年纪大的缘故吧,讲得特别拉拉扯扯,我几乎花了多于对付阿炳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