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精力,才勉强整理出下面这个"版本",应该说,依然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但我没办法,因为我不能添加材料,不能变腔改调,只能删繁就简,和做些词语的调整而已。
如此这般,也只能是这个样子——01是1960年夏天的一个雨夜,我以杨小纲的名字,住进了位于北京海淀区南郊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招待所。
大约是3个小时前,研究所王所长就接到科学院主要领导的一个重要电话,说的就是我即将"莅临"的事。
第15节:破窗而入
领导对他说:"人一到你就通知我。
"挂电话之前,领导又交代:他是个有特殊使命的人,你们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
于是,所长一放下电话,便直奔招待所,守在招待所刚修缮一新的大厅里,诚惶诚恐地等我出现,不时还不顾雨淋,到楼外边向远处张望。
可以说,他在心里是早把我盼望了又盼望,也许还用心推敲着"觐见"我时应有的辞令。
但当我真正出现时,他却仅仅是多看了我几眼而已,没有上来招呼我,更没有"热情接待"我。
所长大人怠慢我的原因也许有两个,一是当时外面下着大雨,天又黑,我在雨中像一个逃兵一样地冲进楼里,脸上的神情和身上的衣衫都显露出一种落魄和慌张;二是我在服务台登记时用了一个假名字:杨小纲。
我注意到,开始所长大人对我的出现还是有点敏感的,我一进去,他始终用警疑的目光忽明忽暗地打量我,转悠在我身边,像个探子。
我到服务台登记时,他也跟着我磨蹭到旁边,装模作样地跟服务员说事。
低级的探子!但当我掏出的那张介绍信函——它不但纸质普普通通,而且只是证明我不过是南方某高校一名叫杨小纲的教职工时,他顿时对我了无兴趣,迅速从我身边滑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