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红楼梦魇 > 二详红楼梦(1)

二详红楼梦(1)(15 / 31)

有一个时期每一回都以诗联作结,即使诗联尚缺,也还是加上"正是",提醒待补。各种不同的回末形式,显然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换换花样,而是有系统的改制。

第五回回末起初一无所有,然后在改写中添出一副诗联。可见回末毫无形式的时期在诗联期之先。

有几回诗联在"且听下回分解"句下。不管诗联是否后加的,反正不可能早于回末套语。

至于回末套语与回末一无所有,是哪一种在先──如果本来没有回末套语,后来才加上,那么第五回加诗联之前势必先加个"下回分解",就不会有这一类只有诗联的几回。也不会有几回仍旧一无所有,因为在回末空白上添个"下回分解"比删容易得多,删去这句势必涂抹,需要重抄。显然此书原有回末套语,然后废除,不过有若干回未触及,到了诗联期又在套语下加诗联。

第二十九回里"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大姐儿与巧姐是两个人,姊妹俩。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替大姐儿取名巧姐──大姐儿与巧姐已经是一个人了。第四十一回还在用"嫽嫽",更可见第二十九回之老。再看较后写的一回,庚本第七十五回回前附叶有日期:"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五月初七日对清。"第二十九回、第七十五回都有回末套语,因此早期、后期都有回末套语,比较特别的结法都在中期。想来也是开始写作的时候富于模仿性,当然遵照章回小说惯例,成熟后较有试验性,首创现代化一章的结法,炉火纯青后又觉得不必在细节上标新立异。也许也有人感到不便,读者看惯了"下回分解",回末一无所有,戛然而止,不知道完了没有,尤其是一回本末页容易破损,更要误会有阙文。

诗联要像书中这样新巧贴切的大概实在难,几次在"正是"下留空白,就只好放弃了。

具有这两种中期回末形式的回数不多,列出一张表格,如下:

回末形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