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儿子谋个升迁的机会,所似十分尽心,而且也没有中饱,应该是更便宜得多。”
黄衫客笑笑道:“难怪如此,这笔人情倒是非还不可,十郎算算要多少才够?”
李益想想道:“我答应以十万为他打点,这个数目等于是他自己赚的,倒是不能少,好在吾兄大力赐助,售得七十万之数,抽出十万给他,十万作为我往返长安沿途的花费。收回二十万的母金,另外的三十万吾兄可持去赈灾。”
黄衫客道:“那贤伉俪不是徒劳跋涉一趟了?”
李益坦然地一笑道:“此行本不在牟利,而为增长阅历,保持母金而回,于愿已足,再能分惠灾民,则是意外的收获了。吾兄身在江湖,犹以拯溺为己任,兄弟此刻虽尚未民牧,却也济身仕途,自然更该尽方了。”
黄衫客笑道:“拯危济溺,人人有责,十郎只是个候选官,即有如此仁怀,比之那些现任方面大员,吝一毛而不拔,相形之下,宁不愧煞。”
李益道:“兄台这话错了,拯危济困,乃是各尽其心,却不是责任,故而侠者劫富而济贫,虽情可谅,而法不可恕。”
黄衫客道:“那么十郎认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应该的了?”
李益道:“不错!朱门酒肉臭而不济饿殍,道理上没有错,只是人情上说不过去而已,为富不仁可不是罪行,若兄以侠者之心视之,自然觉得不平,如以律法而言,则物各有主运用之权各在其主。”
黄衫客沉思片刻,肃容一揖道:“十郎说得对,兄弟醉心于侠,竟漠视于法,未免失之于偏,以前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现闻高论,才知道错得厉害。”
李益笑道:“那也不然,吾兄还是明理崇法的,所以虽受豪门之托,却没有贸然对兄弟下手,兄弟也因为如此才见重吾兄,情愿捐赠所润以助吾兄义举!”
黄衫客想想道:“这笔交易,对方还付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