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水平吧,如果才学还不如星云师太,那就别再抱怨自讨没趣了。
穿越到唐代,别的事情还可以慢慢习惯,但让梅振衣最不适应的就是做诗。这个年代诗风极盛,稍微有点身份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来两首,就像*时期人们办什么事都要先背几句领袖语录一样。梅振衣曾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就算学习很好,但很多习惯早已养成,在唐代碰到一个人就随口吟诗实在有些头痛。可是此时考两人才学,命题当场作诗,是这个时代公认的最权威的方式。
星云师太悄悄瞪了梅振衣一眼,这位小少爷年纪不大可聪明的很,一肚子主意,她当然明白梅振衣的用意,二话不说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首诗——
吹落桃花又蓼花,更番芳信抛天涯。
能嘘冷气乘时令,也扇阳和唤物华。
江上暗催帆影动,陌头软曳酒旗斜。
泠泠习习来何处,只隔琉璃不隔纱。
师太写完之后放下笔道:“程先生,请!”
该程玄鹄上场了,他如果此时退避,今天就算栽了,以后也没法在梅振衣面前端老师的架子,无论如何也要做一首。但程玄鹄却在发愣,看着星云师太写的那首诗表情充满疑惑。梅振衣在一旁咳嗽一声:“程先生,请指教。”
听见提醒,程玄鹄走上前去,却没有拿起笔,而是拿起了星云师太刚才所写墨迹未干的那首诗,沉吟道:“师太,你是一位出家人,为何这篇应景之作有门庭感秋之意?你的字体我很是熟悉,请问师太与故褚河南公是什么关系?”
一首诗要分什么人看,若不精通诗文恐怕只能看见字句平仄,读不出其中诗意来。星云师太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风吹蓼花,字句背后隐约却有感叹门庭变故与身世坎坷的意味,程玄鹄读出来了。不仅如此,他还认出了星云师太的书法,与大唐河南郡公褚遂良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