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结果就是,“直-10”根本就没有为隐身考虑。
在前几年,帝国陆军还在“直升机是否需要隐身”的问题上纠缠不清,或者说是不想随大流。
这些,全都是“直-10”的短板。
不过,也成为帝国陆军启动“直-x”项目的直接动因,或者说是为“直-x”项目订下的战术性能指标。
虽然这种还在设计的先进武装直升机准备取代的不是“直-10”,而是“直-7”,但是帝国陆军提出的性能要求,其实就是针对“直-10”的缺陷,所有“直-10”存在的问题都必须在“直-x”上得到解决。
与“直-10”相比,“直-x”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定位于“中型多用途战斗直升机”。
可惜的是,“直-x”还处于设计阶段,哪怕是快马加鞭,也需要几年之后,才有望加入帝国陆军战斗序列。
与当初研制“直-10”一样,“直-x”的研制工作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陆军订下的战术性能指标太高,现有技术根本达不到,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解决技术难题,或者等相关技术成熟。
至于现在,只能将就使用还没达到完全态的“直-10a”。
当然,廉明阳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把握。
通过跟假想敌部队进行对抗训练,廉明阳等飞行员早就知道,遇到敌方直升机,特别是更加敏捷的武装直升机,最理想的交战方式就是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开火,尽量避免跟敌机缠斗。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需要谋求速战速决。
简单的说,就是尽量避免跟那些比自己灵活的敌机进行格斗。
所幸,直升机的格斗战术还处于摸索阶段。
准确的说,基本上没有战术可以依循。唯一的原则,就是抢在敌人的前面开火,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
其实,在进入机关炮的射程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