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的第二代空调系统。
在把zt-99ag出口给巴铁等盟友之后,帝国陆军获得的主要反馈信息,就是空调的功率严重不足,在低纬度的热带,特别是热带沙漠里面,制冷效果很糟糕,从而削弱坦克的持续作战能力。
坦克兵热得受不了,不愿意呆在坦克里面,坦克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部署在巴铁的帝国陆军,也反馈过空调的问题。
因为车内温度太高,所以驻巴铁的帝国陆军还专门做了规定,把坦克兵在夏季的作训时间限制在2个小时之内。在两个作训周期之间,至少提供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并做好防暑准备,比如提供消暑解渴的清凉饮品。
和平时期,还不是什么问题。
到了战争时期,坦克无法长时间作战,那肯定是大问题!
关键,受到影响的不止是坦克兵。
如果温度太高,很多电子设备都无法正常工作。
其实,这也是zt-99的热成像仪一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结果就是,zt-99b采用了功率更大的第二代车载空调。
可惜的是,陆战队的zt-99al没采用第二代空调。
用刘尊山等坦克兵的话来说,负责采购坦克的后勤军官肯定没有去过装甲部队,不了解在坦克里呆上十几个小时是什么滋味,因此在采购坦克的时候才为了降低价格,选择价格更便宜,性能也差得多的车载空调。
在来到波沙湾之后,为了解决空调功率不足的问题,陆战队官兵想出了一个土办法。
让后勤保障部队准备大量的冰块,每次补给的时候,就往坦克里送一桶冰,以此降低坦克内部的气温。
如果使用特质容器,冰块能够在坦克里面存放大约4个小时。
关键就是,陆战队的坦克都针对高湿环境做了改进,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能在潮湿环境下正常工作。如果是水陆两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