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帝国争霸 > 第237章 各取所需

第237章 各取所需(3 / 7)

“战-11”研制的大推力发动机。

显然,此举就是为了降低后勤保障的难度。

正是如此,在“战-10”与“战-11”大规模量产后,帝国空军的战斗机联队正式进入到混编时代。

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

在此之前,帝国空军的战斗机联队一直有“轻重”之分,也就是常说的轻型战斗机联队与重型战斗机联队。采用这种编制体系的根本原因,就是同一时期装备的轻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几乎没有共同点,不存在共用保障物资与设备的可能,而且地勤人员也要掌握两套不同的保障体系。

受此影响,帝国空军还在一段时期内大力发展以轻型战斗机为主的前线航空兵。

可见,把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战斗机编在一起,不但无法减轻后勤保障的负担,还会产生巨大的麻烦。

即便需要混编,也是按机型组建大队,从而让后勤保障分开进行。

也就是“战-10”与“战-11”的出现,让战斗机混编成为了可能。

当然,实战也证明,在不对后勤保障做出太大调整的情况下,按作战需要将轻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编在一起,确实能够大幅度提高作战效率,让两种不同的作战平台发挥出最大价值。

只是,在实战当中,以航空联队为基础的编制体系,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

最突出的,也就是作战使用较为单一,缺少战术灵活性,在遇到复杂任务需求的时候需要安排更多的作战部队。

这个问题,在大陆战场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在很多方向上,原本只需要投入1个联队的百余架作战飞机,结果因为编制的限制,得安排2个联队,甚至是3个联队。

其实,也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帝国空军才以航空联队为基础组建了航空队。

通常而言,在1支航空队里,会根据作战需求,编入数量不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